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爱心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记忆中的知青小屋还在吗?

热度 2已有 1205 次阅读2014-2-8 13:01 # 感悟篇记事知青, 农村, 生产队

       45年前的寒冬腊月,我们住进了插队所在的生产队为我们准备的知青小屋,直至离开那片土地。当年接受再教育的很多场景与那栋小屋息息相关。
       所谓的知青小屋就是原来生产队存放农具的两间房。进门的一间屋子左边就是烧柴草的锅灶,右边空着一小块地方摆放着一张小桌就算作客堂。旁边的一间房就是我们四个知青的卧室,南面墙壁上有一个糊着一张旧报纸的窗洞。围着四壁搁着4张板床,床上铺着厚厚的新稻草。刚到农村的第一顿晚饭就是生产队会计的家属带着几个人在知青小屋里新支的灶头上为我们做的。喷香的米粥里参和着新锅的铁腥味和锅盖的木质味。吃晚饭的时候,点燃的2张煤油灯,把原本昏暗的小屋,照得透亮透亮。晚饭后,进门看热门的大人赶着小孩回家去了,我们才开始整理各自的行李,简单地铺好床,带着一整天坐船和赶路的困倦很快就入睡了。
       第二天队长通知我们休息一天,安排人带着我们在生产队里看看,同时给我们讲讲生产队和社员各家的情况。我们才发现知青小屋几乎就是处于生产队的中心地带。晚饭后,队长召集每户一名代表参加的会议,欢迎我们4位知青的到来。会场就在我们知青小屋。原本连煤油灯都没有的农具房,从那以后,就兼作生产队社员大会的会议室了。
  刚到农村时,尽管参加田间劳动很累,但多少还是要点面子,回到小屋后还能够整理整理房间、收拾收拾灶台厅堂。不久,实在是难以承受重负荷劳动的艰辛,瘦弱的城市知青个个体力不支,挨到收工拖着双腿回到小屋,不是忙着做吃的,而是先倒到床上舒展一下筋骨,歇息一会儿才缓过劲来去打水做饭。周围的村民们早早地吃好晚饭,挤进小屋里看我们的时候,我们刚刚开始围绕着灶台忙着打水、烧火、淘米、洗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渐渐随乡入俗了。只要我们小屋里有人,生产队的中青年人就是我们知青小屋的常客。特别是农闲和雨雪天,我们知青小屋里常常会传出阵阵口琴声、歌声和欢笑声。当然,唱的都是革命歌曲。
  我们插队的农村是水网地区,村民们出门只能步行或者依靠小木船、水泥船。我们知青到生产队不久就学着撑船、摇撸。我们离开这栋知青小屋的时候,生产队也是安排人撑船为我们送行的。如今,重返旧地,我驾车去看望当年插队的地方,高速公路就穿越我们曾经耕作过的农田;宽阔的柏油路直通已经扩建过的村庄。这大过年的,村头村里都比较冷清,好像没有了过去过穷日子的年味了。村里留守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能够认识我的人已经不多了。转了整个村子,只见到两条老水牛。我们住过的知青小屋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代村民的新房。我在村头见到原来生产队的老队长,七十多岁的他身子骨还是很硬朗。他既感意外,又很兴奋地把我引进他家在原址翻建的新房,他的儿女们都早已经去城里工作了,这几间房子只有他夫妇两人守着。听了他一五一十地讲述了这几十年来生产队的巨大变化,既使我感到高兴,又让我感到遗憾。由于我们知青都没有相机,能够记录当年知青小屋映像的只有脑海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