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满天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百代文宗韩文公

热度 6已有 1255 次阅读2013-2-26 11:59 攻略

 

 

       初五清晨,经过金山大桥,我们先到韩江边的笔架山下,仰望山势蜿蜒起伏,岩石层叠,苍松翠柏,浓荫蔽日,庄严静肃的韩文公祠耸立在笔架山麓,这里便是潮州八景之一“韩祠橡木”的胜地。

       相传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常常与当地的名人学士登临此山,享览风光,吟诗作对,并于山中亲手栽种了两棵由中原带来的橡树,后人敬仰韩公,把笔架山称为韩山。韩文公祠建在半山之上,屹立韩江东岸,背靠韩山,左拥象山,右抱狮山,掩映在万顷林荫之中,俨然一方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站在韩江岸边,仰望山上的祠庙建筑,对先哲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踏着台阶拾级而上,一块用白石雕刻而成的巨大书本置于斜坡上,上题韩愈两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沿中峰石阶直上山腰,一座高大的石雕牌楼映入眼帘,匾额上书“韩文公祠”,乃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手书。

        韩愈的祖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孟县,一生中两次遭遇贬谪,第一次被贬为广东阳山县令,第二次被贬为潮州刺史。他到潮州之后极力兴办久废了的乡校,还把自己的俸银捐出来支持教育,并起用当地贤士赵德主持教育工作,让读书风气长久发扬下去。韩愈在潮州不足八个月,对潮州的贡献被概括为:驱鳄释奴,兴教延学。

        韩愈一生倡导儒家思想,提倡仁政,是唐宋文学大家,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振笔一呼,天下从之。当年韩愈以贬谪官员的身份,依然以为民服务,造福一方为己任,被潮州当地人视为神灵的化身。潮人为纪念韩文公治潮功绩,把潮州的山水草木都易姓为“韩”,并留下了许多缅怀他的文物古迹。

        穿过一段甬道,祠堂依山而建,正门匾额“韩文公之祠”五个隶书大字分外醒目,甬道右侧,一条现代碑林长廊挂满了历届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书画名家以及社会贤达题留,可见到过潮州并且拜谒过韩愈祠的各界名流还真不少。

        进入祠堂,韩愈塑像供奉在大殿中央,手执卷轴,气宇轩昂。祠内四壁环立历代碑刻四十面,一篇碑文《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记》是苏轼应潮州郡守王涤之邀而写。所以潮州能成为岭东文化中心,又被称为海边邹鲁,韩愈延学兴教功不可没,苏东坡的这篇碑记更是锦上添花。

 庙里陈列的一块石碑,上刻“鸢飞鱼跃”四字,字体飘逸俊劲,是根据韩愈手书石碑的拓品而刻。“鸢飞鱼跃”四个字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韩祠所处的位置,韩山、狮山、象山之上鸢鸟飞翔,韩江河流鱼跃水面,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彩画。

 登上后面的侍郎阁,登高望远,饱览潮州古城的风姿,韩江有如白练一条从山前飘过,高楼林立的潮州城貌尽收眼底。循原路返回山下,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回望山上的庙宇,在明媚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让我对韩愈的一生更多了一层崇敬之意。

(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