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心情 通过互助游找到当地“解锁者”_fina

2010-12-9 22:18:09 · 光影记录

马上注册,加入互助游,结识全国各地朋友,更深度的去旅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时下,参与互助游的成员有不少属于白领阶层。良好的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参与互助游并不是冲着能节省旅游开支去的,互助游所开创的有深度、有记忆的旅游方式才是吸引他们的关键。他们对互助游乐此不疲的原因,就在于“通过互助游可以找到当地的‘解锁者’,让旅行变得更有味儿!”  潘敬平说,最初有人向他推荐互助游可以结识当地人的好处,他还挺不理解——“为什么要认识当地人?”   可随着旅历的丰富,潘敬平体会到旅行中要想深入到一个地方的肌理中,就必须找到当地的感觉,“想过一种当地人的生活,但又苦于没有当地朋友时,互助游能帮得上这个忙。”有了当地网友的接待,就可以快速接触到一个陌生地方最核心的东西,旅行也因此摆脱了传统观光游所停留的视觉呈现层面。   带互助游网友逛小巷吃烤鸭   潘敬平的互助游经历从成为couchsurfing网站会员开始。2004年,他在北京接待了第一个互助游网友——一个来自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女孩。她所在的城市也是一个瓷都,为表示对接待方的谢意,她从家乡带给潘敬平一个精美的小瓷杯作为见面礼。陶瓷以及中国与德国的文化差异成了他们的共同话题。德国女孩想了解地道的北京人生活,潘敬平还特意抽出半天时间,带她去逛一些小巷子,去不显眼的小店吃烤鸭,让她觉得挺有收获。   几年之后,潘敬平接受她的回请前往德国旅行,不仅跟着她见识了当地几个最有名的陶瓷厂,还见到了曾与她在旅途中相识的美国男友。见证她们这段特别的爱情,也让潘敬平的这次互助游经历增色不少。   和不同国家的互助游网友交往得多了,潘敬平可以细微察觉到每个人身上所浸染的各个国家的文化性格。曾接待过的一个以色列大兵,说话时语气常带着腼腆,但提起以前当兵的时光,他一丝不苟的风格就显露出来。这位大兵本来是因为感情上受到挫折来中国旅行,跟着潘敬平逛完了后海酒吧一条街,失意的心情一扫而光,还饶有兴致地教潘敬平一些简单的希伯来语。   不期而遇的经历让人记忆深刻   互助游中一些不期而遇的经历,也往往让旅行变得生动而难忘。   2007年潘敬平到瑞典互助游时,误打误撞来到了一个富人院落,院子中的好几辆mini跑车和豪华老爷车已经让他开了眼界,想不到草坪中间还有一个国旗台,主人每周会举行一个简单的升旗仪式。这家主人非常友善,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吃饭,并把祖先留下来镶着宝石的油画展示给他看。   在马来西亚,潘敬平得到一对画家夫妇的接待。他们在自己租的院子里除了画画,就是和朋友喝茶、聊天,过着十分清雅的生活。潘敬平和他们的儿子也成了朋友,“他就像我的地陪一样,除了带我去找他的朋友,还找到了一些当地有故事的人。”几年过去了,画家儿子文在耳朵上的文身,以及谈论马来西亚时的恬淡的表情,仍然清晰地刻写在潘敬平的旅行经历中。“如果把互助游换成其他旅行方式,恐怕记忆就没这么深刻了。”   ■ 互助观点   多一个朋友,多一个旅行的伏笔   在潘敬平看来,接待别人的同时接受别人的邀请,这种“许愿”与“还愿”的过程也是互助游的一大乐趣。   2008年,潘敬平先是接待了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媒体同行,来北京前对方询问要不要带一瓶酒给他。潘敬平还以为是开玩笑,想不到他真的带了一瓶墨西哥有名的龙蛇兰酒。   在北京的几天时间里,潘敬平带他去大排档感受夏日北京膀爷们的豪爽生活,还去品尝了焦圈、豆汁、白菜墩子等特色饮食。面对这些,墨西哥人用接连的“amazing”来表达他的惊喜。   几个月之后,潘敬平应这位网友的邀请去了墨西哥。游览太阳金字塔,了解龙蛇兰酒的制作过程,还特意去看一种叫作黑曜石的能在太阳底下发出光芒的宝贝。“同样给了我许多惊喜。”   虽然互助游中接待了别人,并无法保证将来一定会受到对方的回请,但对潘敬平来说,互助名单中多添加一位朋友,就为开启下一个旅行设好了伏笔。“期待着将来有机会前往某个陌生的地方旅行,并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感受本地人一样的生活,这本身是件令人憧憬的事情。”   ■ 经验分享   要有想融入当地人生活的心态   问:你为什么特别看重互助游过程中感受当地人生活这一点?   答:我们平时的旅游,大多停留在视觉呈现的层面,或者看到的几乎都是当地的一些公共空间。和某个地方本真的一面毕竟是存在距离的。在互助游过程中,有时品尝朋友老妈亲手煎的鸡蛋饼,或者陪她到菜市场买菜,看人们怎样讨价还价,都是特别有意思的,会让旅行有更多的收获。   问:在你的互助游经历中,有没有发生过一些有风险的情形?   答:只要有一定的旅行经验,互助游中存在的风险并不大,毕竟别有用心的人很少。遇到的一些麻烦主要还是因为之前的沟通不到位造成的,比如说你需要一张单人床,结果人家提供的是沙发;或者接待方不想要打呼噜或者卫生习惯不好的人,结果却遇到了,最后弄得不开心。这些双方必须在前期要沟通好,而且诚信非常重要,怎么承诺的到时一定要能够做到。   问:如果出国互助游,是不是对外语的要求很高?   答:这也不是绝对的。我有个朋友去非洲,不会说当地语言,照样玩得很开心,因为他用肢体语言照样能呈现那种快乐心情,拍照、坐飞机等可以通过比划或者画画的方式解决。何况只要是喜欢旅游的人,都乐于让其他旅行者走进自己的生活,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而有的人即使外语很好,如果没有开放的想融入当地人生活的心态,依然难以成为好的互助游者。   D04-D05版采写/本报记者 马青春 图片均由潘敬平提供
活着,就要释放激情!
2010-12-8 17:24:36
很好: 4.0
2010-12-30 21:50
很好: 4
这图真有含义,就是太深了。。。偶不懂@@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看不懂哦
2010-12-8 17:48:08
活着,就要释放激情!
哈哈。我花了30积分画了这个图给你哟。。哎,辛苦挣来的积分就这样没有了。。心疼死了。
2010-12-8 19:25:29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不)
2010-12-8 21:44:24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你应该解释一下嘛
2010-12-8 23:07:18
活着,就要释放激情!
没有啦,我就是看到涂鸭板,觉得好玩,就随意玩了下。不代表什么的。。下次再玩,得等我积够30分再说。哈哈。(/色(/谄笑)
2010-12-9 08:49:43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轻烟很艺术。{:7_296:}
2010-12-9 22:18:09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马上注册,加入互助游,结识全国各地朋友,更深度的去旅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时下,参与互助游的成员有不少属于白领阶层。良好的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参与互助游并不是冲着能节省旅游开支去的,互助游所开创的有深度、有记忆的旅游方式才是吸引他们的关键。他们对互助游乐此不疲的原因,就在于“通过互助游可以找到当地的‘解锁者’,让旅行变得更有味儿!”  潘敬平说,最初有人向他推荐互助游可以结识当地人的好处,他还挺不理解——“为什么要认识当地人?”   可随着旅历的丰富,潘敬平体会到旅行中要想深入到一个地方的肌理中,就必须找到当地的感觉,“想过一种当地人的生活,但又苦于没有当地朋友时,互助游能帮得上这个忙。”有了当地网友的接待,就可以快速接触到一个陌生地方最核心的东西,旅行也因此摆脱了传统观光游所停留的视觉呈现层面。   带互助游网友逛小巷吃烤鸭   潘敬平的互助游经历从成为couchsurfing网站会员开始。2004年,他在北京接待了第一个互助游网友——一个来自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女孩。她所在的城市也是一个瓷都,为表示对接待方的谢意,她从家乡带给潘敬平一个精美的小瓷杯作为见面礼。陶瓷以及中国与德国的文化差异成了他们的共同话题。德国女孩想了解地道的北京人生活,潘敬平还特意抽出半天时间,带她去逛一些小巷子,去不显眼的小店吃烤鸭,让她觉得挺有收获。   几年之后,潘敬平接受她的回请前往德国旅行,不仅跟着她见识了当地几个最有名的陶瓷厂,还见到了曾与她在旅途中相识的美国男友。见证她们这段特别的爱情,也让潘敬平的这次互助游经历增色不少。   和不同国家的互助游网友交往得多了,潘敬平可以细微察觉到每个人身上所浸染的各个国家的文化性格。曾接待过的一个以色列大兵,说话时语气常带着腼腆,但提起以前当兵的时光,他一丝不苟的风格就显露出来。这位大兵本来是因为感情上受到挫折来中国旅行,跟着潘敬平逛完了后海酒吧一条街,失意的心情一扫而光,还饶有兴致地教潘敬平一些简单的希伯来语。   不期而遇的经历让人记忆深刻   互助游中一些不期而遇的经历,也往往让旅行变得生动而难忘。   2007年潘敬平到瑞典互助游时,误打误撞来到了一个富人院落,院子中的好几辆mini跑车和豪华老爷车已经让他开了眼界,想不到草坪中间还有一个国旗台,主人每周会举行一个简单的升旗仪式。这家主人非常友善,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吃饭,并把祖先留下来镶着宝石的油画展示给他看。   在马来西亚,潘敬平得到一对画家夫妇的接待。他们在自己租的院子里除了画画,就是和朋友喝茶、聊天,过着十分清雅的生活。潘敬平和他们的儿子也成了朋友,“他就像我的地陪一样,除了带我去找他的朋友,还找到了一些当地有故事的人。”几年过去了,画家儿子文在耳朵上的文身,以及谈论马来西亚时的恬淡的表情,仍然清晰地刻写在潘敬平的旅行经历中。“如果把互助游换成其他旅行方式,恐怕记忆就没这么深刻了。”   ■ 互助观点   多一个朋友,多一个旅行的伏笔   在潘敬平看来,接待别人的同时接受别人的邀请,这种“许愿”与“还愿”的过程也是互助游的一大乐趣。   2008年,潘敬平先是接待了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媒体同行,来北京前对方询问要不要带一瓶酒给他。潘敬平还以为是开玩笑,想不到他真的带了一瓶墨西哥有名的龙蛇兰酒。   在北京的几天时间里,潘敬平带他去大排档感受夏日北京膀爷们的豪爽生活,还去品尝了焦圈、豆汁、白菜墩子等特色饮食。面对这些,墨西哥人用接连的“amazing”来表达他的惊喜。   几个月之后,潘敬平应这位网友的邀请去了墨西哥。游览太阳金字塔,了解龙蛇兰酒的制作过程,还特意去看一种叫作黑曜石的能在太阳底下发出光芒的宝贝。“同样给了我许多惊喜。”   虽然互助游中接待了别人,并无法保证将来一定会受到对方的回请,但对潘敬平来说,互助名单中多添加一位朋友,就为开启下一个旅行设好了伏笔。“期待着将来有机会前往某个陌生的地方旅行,并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感受本地人一样的生活,这本身是件令人憧憬的事情。”   ■ 经验分享   要有想融入当地人生活的心态   问:你为什么特别看重互助游过程中感受当地人生活这一点?   答:我们平时的旅游,大多停留在视觉呈现的层面,或者看到的几乎都是当地的一些公共空间。和某个地方本真的一面毕竟是存在距离的。在互助游过程中,有时品尝朋友老妈亲手煎的鸡蛋饼,或者陪她到菜市场买菜,看人们怎样讨价还价,都是特别有意思的,会让旅行有更多的收获。   问:在你的互助游经历中,有没有发生过一些有风险的情形?   答:只要有一定的旅行经验,互助游中存在的风险并不大,毕竟别有用心的人很少。遇到的一些麻烦主要还是因为之前的沟通不到位造成的,比如说你需要一张单人床,结果人家提供的是沙发;或者接待方不想要打呼噜或者卫生习惯不好的人,结果却遇到了,最后弄得不开心。这些双方必须在前期要沟通好,而且诚信非常重要,怎么承诺的到时一定要能够做到。   问:如果出国互助游,是不是对外语的要求很高?   答:这也不是绝对的。我有个朋友去非洲,不会说当地语言,照样玩得很开心,因为他用肢体语言照样能呈现那种快乐心情,拍照、坐飞机等可以通过比划或者画画的方式解决。何况只要是喜欢旅游的人,都乐于让其他旅行者走进自己的生活,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而有的人即使外语很好,如果没有开放的想融入当地人生活的心态,依然难以成为好的互助游者。   D04-D05版采写/本报记者 马青春 图片均由潘敬平提供
活着,就要释放激情!
2010-12-8 17:24:36
很好: 4.0
2010-12-30 21:50
很好: 4
这图真有含义,就是太深了。。。偶不懂@@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看不懂哦
2010-12-8 17:48:08
活着,就要释放激情!
哈哈。我花了30积分画了这个图给你哟。。哎,辛苦挣来的积分就这样没有了。。心疼死了。
2010-12-8 19:25:29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不)
2010-12-8 21:44:24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你应该解释一下嘛
2010-12-8 23:07:18
活着,就要释放激情!
没有啦,我就是看到涂鸭板,觉得好玩,就随意玩了下。不代表什么的。。下次再玩,得等我积够30分再说。哈哈。(/色(/谄笑)
2010-12-9 08:49:43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轻烟很艺术。{:7_296:}
2010-12-9 22:18:09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热门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7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