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云中莳草人
问我所习,相机毛笔。问我所需,布衣斗米。莳草养花,雕虫小技。观河识山,旅游健体。

十年农场生活琐记(六)

热度 4已有 645 次阅读2011-6-15 17:13 # 农场记事

十年农场生活琐记(六)——冬季开河(下)

新开的河东西长20公里,贯穿整个农场。我们所开挖的河被命名为军寨总渠,意为军队学大寨而开挖的灌溉总渠。这河平均宽20米深15米,为了起到灌溉作用,它从东到西是由宽而窄从浅至深。我们所开挖的一段是宽24米深13米。每组的任务是15米。如工期以60天计,则每个作业组平均每天要抬挖11000公斤土!而且,随着河的不断加深,两边河堤相应加高,土的湿度逐步增大,挖土和抬土的难度也随着扩大。

开河是男女各2人为一组。一般是,一位男同学用锹挖层土,另一位男同学用铲清散泥,两位女同学则抬土。有时,为了调节体力,也会相互更换。这样安排,可能领导也是想利用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来加快工程进度吧。虽然同学们已在农场经过两年不到的锻炼,但面对如此强度的体力劳动还是望而生畏!

开始开挖表层土时,我们作业组不巧,碰到冻土层。一锹下去虎口震痛而冻土却岿然不动,后来只能用钢钎撬。虽是寒冬却仅穿单衣还要淌汗,稍微休息,寒风吹来,冰凉的汗衣使人激灵!我们用了四天时间才将作业面内的冻土抬掉,进度给耽搁了。开河有个诀窍。为了防止塌方,进度快的作业组往下挖的时候,在东西两边与邻组分界处每层一定得留10公分左右的土层,遗留下的土方只能由进度慢的作业组完成。为了抢回处理冻土而耽误的时间,超过邻组的进度,我们小组只能利用月光夜战。夜晚寒风呼啸气温犹低,虽带手套,但两天下来双手都发皴,严重的冻裂口子,血从口子内渗出,血干后与手套粘在一起。下工脱下手套时又将裂口撕开,痛得手发抖。当时根本没有防护霜之类的护肤品,只能用胶布将裂口粘住,防止血渗出,第二天忍着痛继续干。那时,手上起泡,肩膀压肿根本算不了什么。经过四天的苦干,进度总算超过了邻组。随着土层的下挖,土地的含水量增多,南北两边的堆土(河堤)增高,河床的坡度增大,从下往上抬土爬坡困难更大。为了照顾女同学,改成我们抬她们挖。往上抬土,迈一步,陷一脚;跨一步,滑半步。一不小心,水进鞋里,走一步鞋内滋滋作响,到晚上脱下鞋,脚都泡得发白。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斗,总算大功告成!

从工地回到连队,搞好卫生后我赶紧准备写信向家里报平安。由于两个月用铁锹,使得手指僵硬,握不住笔了,双手相互揉了好长时间才慢慢恢复。在信中,艰苦的情况只字未提,向家里报喜不报忧是我们一贯的伎俩。

军寨总渠在改善农场水利功能,改良农场盐碱地起到积极作用。水稻亩产由原来的200斤左右提高到800斤。虽然所受之苦不勘回首,但看到农场的变化心里还是宽慰。农场干部职工,凡讲到军寨总渠,对知青所付出的血汗还是赞口不绝。

其中还有副业值得一说。军寨总渠的进水闸口一排三座,每座闸口净宽8米深有10米。每到放水时,有不少鱼随水而入。农场副业连购买了三张长有15米的罾(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长方型鱼网。罾如太短,鱼会随回流水带出),到放水时将罾口绷在支架上插入闸门槽内,罾尾用尼龙绳扎住,尼龙绳的另一头拴在岸边树上。鱼随着水流冲入罾内。过一段时间,将罾尾拉上,解开尼龙绳,把罾内的鱼放入桶内即可。真是守株待鱼。后来,我被调到离闸口很近的21连(后篇详述)。每到秋季,螃蟹出水。到晚上,带上手电脸盆,守侯在闸口。随水而至的螃蟹见到光亮,会顺着河岸巡光而爬。不到一个小时可以拾一脸盆。第二天,呼朋唤友共享美肴。

离农场22年后的20015月,我们几位同学相约去农场。我们特地去看了当年开挖的军寨总渠。遗憾的是,我们用血汗开挖的总渠已无水,河底开列干裂,10多米深的河现在只有56米深了!掘陪同我们的农场干部介绍,因为上世纪50年代初期,轰动全国的治淮工程中所开挖的苏北灌溉总渠的周边绿化在近几年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河床抬高。再加上管理不力,调水不当,苏北灌溉总渠的水能送到农场的十分有限。只有在6月到9月富水期可以有水送到。嘿!我们只有望渠兴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