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是地主 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涅槃(转载)

2011-5-12 22:06:45 · 四川

马上注册,加入互助游,结识全国各地朋友,更深度的去旅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jpg 2.jpg 2008年5月22日摄于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中学遗址,让我们铭记这永恒的瞬间,向遇难同胞致哀,向抗震救灾的人们致敬,为灾区人民祈福。中新社发 刘书亭 摄 3.jpg 2008年5月22日是汶川大地震第十一天,空中可见一位幸存的羌族妇女难舍已经变成废墟的家园。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4.jpg 汶川地震过去整整三年了,当年的苦痛渐渐淡去。经过震后三年的灾后重建,劫后的羌寨重新获得了新生。许多人担忧的羌族文化的延绪,也有了新的传承。图为记者近日在四川阿坝州茂县牟托寨拍摄的当地民众的生活场景。安源 摄 5.jpg 6.jpg 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的边缘山区向峨乡,在上海市的援建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洁的小区,火红的灯笼,这个从地震中倔强站起的小山村生机焕发。图为:向峨乡棋盘村任永长的新家。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jpg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将一座大山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危险的堰塞湖。九天来水位上涨情况危急,如果溃堤将淹没北川全县和绵阳灾区,后果不堪设想。五月二十日是大地震第九天,记者空降后和三位农民志愿者首次来到这里再三搜寻,打开废墟放出一头小母猪。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一粒沙里看到世界,一朵花里见到天堂 你的手中盛满无限,转眼间化为永劫
黄土地上一村夫,不懂耕田不放牧;
喜朋好友少读书,众人皆曰二百五。
8.jpg 2011年5月8日,四川省大邑建川博物馆护养的“5.12汶川大地震”著名抗震动物猪坚强,目前为腿部后遗伤病动过手术后,正在专设的动物医疗所度过休养半年的病假生活之中。在三年前的大地震中,重灾区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一头重达150公斤的大肥猪被埋在废墟下,它凭借自身能量与啃吃黑木炭,于震后第36天被救灾士兵挖出来时,体重只有50多公斤,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特意花费收养,取名猪坚强,请它在博物馆由王福清专人照顾度过余生。现在猪坚强已长到四百多斤重,准备尽可能在“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期间与民众名人们见面。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9.jpg 2008年5月14日,空中拍摄的汶川县城一角。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四架直升机满载帐篷、矿泉水等灾区急需物资抵达四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并在返回时将第一批40名重伤员随机送抵成都的医院救治。中新社发 张雷 摄 10.jpg 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地震震中心川西小镇映秀重新矗立,错落有致的新民居、新医院、新学校等建筑拔地而起并投入使用。图为震后重建新镇一角。中新社发 张浪 摄 11.jpg 12.jpg 四月清明时节,春风又渡三年前被汶川大地震摧毁最严重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金黄色的油菜花田簇拥着极重滑坡灾区陈家坝新建的农居。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13.jpg 北川县北川中学将近三千名学生,在 四川汶川县发生的7.8级地震中仅有大约一半学生生存,另一部分学生遇难或生死未卜。图为两日来,大批学生从教学楼废墟中发掘出来。当一名男生尸体从被地震摧毁的教学楼中挖掘出来时,他的母亲悲痛欲绝,心如刀搅。中新社发 邹宪 摄 14.jpg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震后在北京市的援建下原址重建,为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灾民刘安蓉在搬入重建的新家后,多方筹资开起了“感恩超市”,重振家园发展经济。图为震区灾民刘安蓉(左)开起“感恩超市”。刘忠俊 摄
2011-5-12 18:05:25
一粒沙里看到世界,一朵花里见到天堂 你的手中盛满无限,转眼间化为永劫
黄土地上一村夫,不懂耕田不放牧;
喜朋好友少读书,众人皆曰二百五。
15.jpg 2008年5月20日,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垭头坪村,解放军某装甲师炮兵团在这里建立的“托起明天的太阳”灾区战地小学正式开课。图为士官胡风清给孩子们上音乐课。中新社发 汪景磊 摄 16.jpg 四川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坐落在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的“西羌第一村”的绵虒镇。震后,该校与原玉龙中心校、原绵虒中心校(包括绵虒镇14所村小)合并,并在“特殊党费”以及广东珠海市的援建下重建。图为正在上课的学生们。刘忠俊 摄 17.jpg 2008年5月19日是汶川大地震第八天,电力完全中断和道路通讯稍有恢复的的茂县灾区难民区,一名等待解放军医疗队治疗的患儿哭啼不止,该县急需空降儿童药品。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18.jpg 汶川地震三周年,灾后重建并投入使用的四川北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已为881名再生育服务对象成功受孕,有705名再生育宝宝顺利诞生,为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图为北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内等待免费检查的母婴。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19.jpg 2008年5月22日,在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四川安县黄土镇马村境内的临时灾民救助点里,新郎肖建平与新娘熊招邻举行了帐篷婚礼。灾难会带给人们创伤,但是无法磨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新社发 涂萍 摄 20.jpg 2011年3月20日,羌族男青年董伟与藏族女青年孟洁在汶川县映秀新家园举行婚礼。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由广东省东莞市援建的映秀新家园已落成,并以崭新面貌迎接居民入住。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21.jpg  11岁的女童黄永思,2008年5月21日下午在四川省广汉市高坪镇中心医院“地震棚重症病房”内抱着可爱的小熊凝视着外面的世界。黄永思是汶川地震重灾区什邡市龙居村的小学生,地震发生时被掩埋在教学楼三层的教室内,经过乡亲们四个小时的营救死里逃生,但额头与面颊的外伤缝合了近二十针。黄永思的妈妈说,女儿既听话学习也十分优秀;同班五十个同学中死亡四十多人的悲惨事实和面部的伤痕,令她格外悲伤。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2011-5-12 18:09:25
一粒沙里看到世界,一朵花里见到天堂 你的手中盛满无限,转眼间化为永劫
黄土地上一村夫,不懂耕田不放牧;
喜朋好友少读书,众人皆曰二百五。
22.jpg 李露,都江堰中学高一十四班学生。3年前的那场地震中,她失去了右腿和右臂,当时,她还只有14岁。李露就要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复查假肢了,去之前想要理个头发。妈妈还没有下班,在她的一再要求下爸爸答应陪着一起去。在李露的记忆里,这是爸爸在她上学以后第一次陪她去理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刘震 摄 23.jpg 2008年5月21日,在四川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市一个灾民安置点,受灾学生在临时住处认真学习。中新社发 刘万强 摄 24.jpg 汶川地震三周年,由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府援建的全国唯一一所无障碍、残健融合的都江堰友爱学校,接收了来自四川震灾区肢残学生121人,学校除设有残疾人通道、残疾学生康复室以外,还通过残健融合运动会、残疾人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残疾学生通过锻炼自我、磨练意志、展示个性、重拾自信,找回成长中的快乐。图为课间学生们探讨作业。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25.jpg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大批早已集结在此的医护人员迅速将伤员转运至南宁各大医院。当天将有4架飞机共144名伤员运至南宁,这些在地震中经历了生死瞬间的四川同胞,将分别被安排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四个医院进行后续治疗。中新社发 曾德军 摄 26.jpg 至今仍在成都八一康复中心接受物理治疗的19岁女孩魏玲来自汶川地震重灾区绵竹汉旺镇,她的双腿因大地震致残,曾接受了数十次大小手术的魏玲,是汶川地震后被公开报道接受手术次数最多的地震伤员,其右腿被截肢三分之一,左腿被截肢到骨盆连接处。即使这样,魏玲仍然很积极乐观的生活,天天坚持物理治疗、画画、写作等,期间还举办了个人画展,这个花季女孩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图为魏玲在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陪同下坚持接受物理治疗。张浪 摄
2011-5-12 18:11:49
一粒沙里看到世界,一朵花里见到天堂 你的手中盛满无限,转眼间化为永劫
黄土地上一村夫,不懂耕田不放牧;
喜朋好友少读书,众人皆曰二百五。
发贴辛苦了。
2011-5-12 22:06:45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马上注册,加入互助游,结识全国各地朋友,更深度的去旅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jpg 2.jpg 2008年5月22日摄于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中学遗址,让我们铭记这永恒的瞬间,向遇难同胞致哀,向抗震救灾的人们致敬,为灾区人民祈福。中新社发 刘书亭 摄 3.jpg 2008年5月22日是汶川大地震第十一天,空中可见一位幸存的羌族妇女难舍已经变成废墟的家园。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4.jpg 汶川地震过去整整三年了,当年的苦痛渐渐淡去。经过震后三年的灾后重建,劫后的羌寨重新获得了新生。许多人担忧的羌族文化的延绪,也有了新的传承。图为记者近日在四川阿坝州茂县牟托寨拍摄的当地民众的生活场景。安源 摄 5.jpg 6.jpg 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的边缘山区向峨乡,在上海市的援建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洁的小区,火红的灯笼,这个从地震中倔强站起的小山村生机焕发。图为:向峨乡棋盘村任永长的新家。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jpg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将一座大山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危险的堰塞湖。九天来水位上涨情况危急,如果溃堤将淹没北川全县和绵阳灾区,后果不堪设想。五月二十日是大地震第九天,记者空降后和三位农民志愿者首次来到这里再三搜寻,打开废墟放出一头小母猪。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一粒沙里看到世界,一朵花里见到天堂 你的手中盛满无限,转眼间化为永劫
黄土地上一村夫,不懂耕田不放牧;
喜朋好友少读书,众人皆曰二百五。
8.jpg 2011年5月8日,四川省大邑建川博物馆护养的“5.12汶川大地震”著名抗震动物猪坚强,目前为腿部后遗伤病动过手术后,正在专设的动物医疗所度过休养半年的病假生活之中。在三年前的大地震中,重灾区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一头重达150公斤的大肥猪被埋在废墟下,它凭借自身能量与啃吃黑木炭,于震后第36天被救灾士兵挖出来时,体重只有50多公斤,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特意花费收养,取名猪坚强,请它在博物馆由王福清专人照顾度过余生。现在猪坚强已长到四百多斤重,准备尽可能在“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期间与民众名人们见面。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9.jpg 2008年5月14日,空中拍摄的汶川县城一角。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四架直升机满载帐篷、矿泉水等灾区急需物资抵达四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并在返回时将第一批40名重伤员随机送抵成都的医院救治。中新社发 张雷 摄 10.jpg 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地震震中心川西小镇映秀重新矗立,错落有致的新民居、新医院、新学校等建筑拔地而起并投入使用。图为震后重建新镇一角。中新社发 张浪 摄 11.jpg 12.jpg 四月清明时节,春风又渡三年前被汶川大地震摧毁最严重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金黄色的油菜花田簇拥着极重滑坡灾区陈家坝新建的农居。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13.jpg 北川县北川中学将近三千名学生,在 四川汶川县发生的7.8级地震中仅有大约一半学生生存,另一部分学生遇难或生死未卜。图为两日来,大批学生从教学楼废墟中发掘出来。当一名男生尸体从被地震摧毁的教学楼中挖掘出来时,他的母亲悲痛欲绝,心如刀搅。中新社发 邹宪 摄 14.jpg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震后在北京市的援建下原址重建,为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灾民刘安蓉在搬入重建的新家后,多方筹资开起了“感恩超市”,重振家园发展经济。图为震区灾民刘安蓉(左)开起“感恩超市”。刘忠俊 摄
2011-5-12 18:05:25
一粒沙里看到世界,一朵花里见到天堂 你的手中盛满无限,转眼间化为永劫
黄土地上一村夫,不懂耕田不放牧;
喜朋好友少读书,众人皆曰二百五。
15.jpg 2008年5月20日,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垭头坪村,解放军某装甲师炮兵团在这里建立的“托起明天的太阳”灾区战地小学正式开课。图为士官胡风清给孩子们上音乐课。中新社发 汪景磊 摄 16.jpg 四川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坐落在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的“西羌第一村”的绵虒镇。震后,该校与原玉龙中心校、原绵虒中心校(包括绵虒镇14所村小)合并,并在“特殊党费”以及广东珠海市的援建下重建。图为正在上课的学生们。刘忠俊 摄 17.jpg 2008年5月19日是汶川大地震第八天,电力完全中断和道路通讯稍有恢复的的茂县灾区难民区,一名等待解放军医疗队治疗的患儿哭啼不止,该县急需空降儿童药品。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18.jpg 汶川地震三周年,灾后重建并投入使用的四川北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已为881名再生育服务对象成功受孕,有705名再生育宝宝顺利诞生,为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图为北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内等待免费检查的母婴。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19.jpg 2008年5月22日,在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四川安县黄土镇马村境内的临时灾民救助点里,新郎肖建平与新娘熊招邻举行了帐篷婚礼。灾难会带给人们创伤,但是无法磨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新社发 涂萍 摄 20.jpg 2011年3月20日,羌族男青年董伟与藏族女青年孟洁在汶川县映秀新家园举行婚礼。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由广东省东莞市援建的映秀新家园已落成,并以崭新面貌迎接居民入住。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21.jpg  11岁的女童黄永思,2008年5月21日下午在四川省广汉市高坪镇中心医院“地震棚重症病房”内抱着可爱的小熊凝视着外面的世界。黄永思是汶川地震重灾区什邡市龙居村的小学生,地震发生时被掩埋在教学楼三层的教室内,经过乡亲们四个小时的营救死里逃生,但额头与面颊的外伤缝合了近二十针。黄永思的妈妈说,女儿既听话学习也十分优秀;同班五十个同学中死亡四十多人的悲惨事实和面部的伤痕,令她格外悲伤。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2011-5-12 18:09:25
一粒沙里看到世界,一朵花里见到天堂 你的手中盛满无限,转眼间化为永劫
黄土地上一村夫,不懂耕田不放牧;
喜朋好友少读书,众人皆曰二百五。
22.jpg 李露,都江堰中学高一十四班学生。3年前的那场地震中,她失去了右腿和右臂,当时,她还只有14岁。李露就要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复查假肢了,去之前想要理个头发。妈妈还没有下班,在她的一再要求下爸爸答应陪着一起去。在李露的记忆里,这是爸爸在她上学以后第一次陪她去理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刘震 摄 23.jpg 2008年5月21日,在四川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市一个灾民安置点,受灾学生在临时住处认真学习。中新社发 刘万强 摄 24.jpg 汶川地震三周年,由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府援建的全国唯一一所无障碍、残健融合的都江堰友爱学校,接收了来自四川震灾区肢残学生121人,学校除设有残疾人通道、残疾学生康复室以外,还通过残健融合运动会、残疾人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残疾学生通过锻炼自我、磨练意志、展示个性、重拾自信,找回成长中的快乐。图为课间学生们探讨作业。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25.jpg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大批早已集结在此的医护人员迅速将伤员转运至南宁各大医院。当天将有4架飞机共144名伤员运至南宁,这些在地震中经历了生死瞬间的四川同胞,将分别被安排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四个医院进行后续治疗。中新社发 曾德军 摄 26.jpg 至今仍在成都八一康复中心接受物理治疗的19岁女孩魏玲来自汶川地震重灾区绵竹汉旺镇,她的双腿因大地震致残,曾接受了数十次大小手术的魏玲,是汶川地震后被公开报道接受手术次数最多的地震伤员,其右腿被截肢三分之一,左腿被截肢到骨盆连接处。即使这样,魏玲仍然很积极乐观的生活,天天坚持物理治疗、画画、写作等,期间还举办了个人画展,这个花季女孩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图为魏玲在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陪同下坚持接受物理治疗。张浪 摄
2011-5-12 18:11:49
一粒沙里看到世界,一朵花里见到天堂 你的手中盛满无限,转眼间化为永劫
黄土地上一村夫,不懂耕田不放牧;
喜朋好友少读书,众人皆曰二百五。
发贴辛苦了。
2011-5-12 22:06:45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热门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4
0
返回顶部